发布时间:2023-08-11 作者:融关律师事务所
优秀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最重要的竞争力,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是企业发展最坚实的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平等保护,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日前,深圳市对外发布了《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等三份政策文件。
回应社会热点,关注普世民生。近日,本所合伙人、党支部书记陈敏律师就《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中重点提到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问题”,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并于8月9日,深圳特区报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有利企业安心经营”为题就此撰文报道。在采访中,陈敏律师结合自身重点从改善律师执业权利和保障企业经营两个方面予以专业解答,他指出,《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强化律师职业权利的保障,通过强化律师执业权利来刺激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报道全文
在深圳出台《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之际,记者采访到了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敏律师,请他深度解读《工作方案》中提及的重要方面,他认为《工作方案》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提出了要强化律师职业权利的保障,通过强化律师执业权利来刺激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一、改善了刑事方面律师的执业权利
截至目前,刑事案件的存在感一直不怎么高,一方面是刑事案件不公开,其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也无较多报道;另一方面,《民法典》出台后人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但民法占据我国法律的半壁江山,在实际生活中也是民事纠纷较多,刑事方面和人民似乎有点遥远,不怎么受人民群众重视。
但其实,在市场发展中刑事风险无处不在,需要引起重视。发展离不开企业,离不开市场关系中相对自由的发展。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刑事风险,如涉及民事风险,通常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解决问题,走司法途径也不会对公司现经营状况产出较大的影响,公司可以正常进行营业活动。但一旦涉及刑事风险,那么不仅人身自由受限,还会让企业受到牵连,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陈敏律师认为,之前在刑事案件中总是会被“三难”束缚,分别是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但随着《刑事诉讼法》的逐渐完善、司法机关不断完善其工作方式、《工作方案》的提出,这些问题在不断改进、完善。
在《工作方案》中提到的强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的方法如强化律师知情权、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这些权利和刑事案件中律师处境的“三难”问题恰好相互呼应,有助于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让律师可以更加便利的行使其权利。
二、保障企业安心经营,刺激市场发展
从《工作方案》的内容看,其是围绕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重点领域,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用好用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等政策优势,持续发力打造产权保护更有效、准入制度更完善、市场竞争更公平、信用体系更健全、要素配置更高效、政务服务更便捷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它的主要任务涉及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推进规范文明监管执法、推进严格公正高效司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
从调研情况来看,2011-2020年间每年案件数量均超过2万件,数量最多的年份达到了44万,2022年更是有79家A股上市公司卷入刑事风波。由此观之,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公司发展经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涉及刑事风险。在企业不重视刑事方面的法律法规、律师可以提供法律指导下,强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无疑是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陈敏律师特别指出,强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有利于企业安心经营,防控和化解经营风险。因为企业在律师的专业指导下,可以随时充分了解和知悉营商环境相关的法律风险,从而防控和化解相关法律风险。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就是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因为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权利来源于当事人的授权,律师在协助企业依法经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过程中,权利越得到保障,越能落实好企业委托工作内容,越能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让公司企业等可以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大展拳脚一试身手,带动市场发展。
自2018年以来,深圳明确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截至目前已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2018年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2020年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这些条例和规定都是综合性的,而此次颁布的《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则是专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面需要强化和推进的工作。